中秋节还有两个月
在合肥市场
月饼却已悄悄“上架”
从超市、面包店到咖啡馆、社交平台
月饼不仅早早上架
还“卷”出了新花样
鲜肉爆笋、咖啡榛子、芋泥流心
……
在这个还没出伏的八月
城市里已经悄然飘来一缕缕“月饼味”
吃月饼,不必等中秋了
“你来的晚了,鲜肉月饼刚卖完,甜口的再等等,要到八月中旬。”8月7日上午,在庐阳区的一家超港门店,店员边整理货架边告诉记者。
尽管还只是节前预热阶段,记者走访发现,一些面包店和连锁超市已经悄悄把月饼摆上了货架。一线“冲锋”的多是经典款鲜肉月饼,也有部分品牌推出了新品尝鲜款。
展开剩余80%比如,在同一片商圈,詹记的月饼也已开售,门店店员介绍:“我们家甜口今年暂时没有,有顾客在问,好像去年是做过一点的,今年基本都是鲜肉系列。”除了传统鲜肉口味,还有鲜肉蛋黄、鲜肉芋泥、甚至鲜肉搭配春笋的“爆笋月饼”,一字排开,颇有气势。“最受欢迎的还是原味鲜肉的,但也有年轻人专门来买爆笋的,觉得新奇。”
与之不同的是,星巴克则在显眼位置摆上了月饼礼盒。没有现吃款,主打“送礼”市场。外包装延续了星巴克一贯的风格设计,主打低糖和新式口味。“最近已经有不少预定了。”柜台工作人员介绍。
社交平台上,关于“哪家月饼最好吃”“想吃鲜肉月饼怎么选”的讨论已经开始升温。在小红书和微博上,关键词“避雷月饼”“自留款月饼”悄然登上城市热搜。
馅料在“卷”,包装在“降”
记者注意到,随着提前上架的品牌越来越多,月饼的“内容竞争”也越来越激烈。曾经传统的五仁、豆沙,如今已被榴莲、抹茶、咖啡、爆浆芝士等“新势力”不断包围。
“我今天买了两块鲜肉、一块芋泥蛋黄,是给我妈当早餐的。”在望江路一家面包店,正在排队的市民李女士说,“她最近吃得清淡,低油、咸口的点心刚好。”
在多个门店,低糖低油的关键词出现在包装、价格牌和店员口头推荐中。“我们用的是橄榄油,还有木糖醇替代糖分。”瑶海区一家烘焙品牌主打“中老年友好型”月饼,搭配纯纸包装,看上去简单大方,一盒四枚售价不到40元。
而礼盒的变化也颇具城市特色——不再动辄五六层、不再金光闪闪,取而代之的是牛皮纸质、环保材质,价格也更加亲民。即便是星巴克这种以设计感见长的品牌,今年也推出了几款“简约轻奢”的礼盒。
“以前送礼都要找大盒的,现在大家觉得实用才重要。”市民王先生在超市挑选月饼时告诉记者,“今年我就准备买几盒轻巧的月饼,送长辈也好拿。”
除了线下店铺,各大电商平台也早已开启月饼专区。记者在某平台看到,热门搜索词包括“黄庄月饼”“斑斓椰丝月饼”“冰皮月饼礼盒”等,不少商品页面已经挂上“现货即发”的标签。
节令食品的“常态化”:
有人买着尝鲜,有人“月饼自由”
“自己很少买,单位发的、亲戚送的都吃不完。”在采访中,也有不少市民表达了类似观点。中秋节前后往往是月饼“扎堆”的时段,月饼在家里堆成了“年年有余”。
不过,对于另一部分市民来说,月饼早已突破“节令食品”的范畴,成为可随时满足口腹之欲的“城市点心”。
“这几年月饼和粽子其实一样,慢慢从节庆食品变成常规零食。”一位老字号门店店员表示,他们的鲜肉月饼全年都有出货,尤其在春季和秋初,更受欢迎。
而对一些上班族来说,月饼还兼具“人情周转”的实用价值。提前购置一两盒高颜值月饼礼盒,成了在办公室、社交场合中不失分寸的“软社交工具”。
“去年我错过了爆红的芋泥流心,今年提早买点不踩雷。”在小红书上,不少用户把试吃月饼当作一项夏日“功课”,甚至列出表格、做成打分视频,有板有眼。中秋未至,月饼已热。这个传统味道,正在现代城市里,找到新的打开方式。
合肥晚报-合新闻 记者 王书浒 实习生 吴帆
来源:合肥晚报
发布于:北京市诚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